伸缩缝堵漏在建筑行业的应用
为避免温度变化、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,墙体结构可通过设置变形缝分为独立段。变形缝有三种类型:温度伸缩缝、沉降缝和防震缝。变形缝设置位置:设置间距与屋顶和地板类型有关,间距一般为50~75m。安装要求:从基础顶面开始,切断墙体、地板、屋顶的所有构件,无需切断基础。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~30mm。
沉降缝设置位置: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角落;建筑高度或荷载差异大;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;地基土层沉降不均匀;不同时间建造的房屋各连接部位。设置要求:宽度通常为20~30mm,大于五层的建筑缝宽应适当增加,与基础条件、建筑高度、高度等有关。
首先,仔细查找漏水处的孔洞、松散等重大缺陷。这一步是整个堵漏的关键,一定要认真、认真、不厌其烦地做好。仅在此基础上,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封堵作业。堵漏效果与材料密切相关。材料为堵漏技术提供了基本条件,起到了保证作用。性能优越的材料应体现在使用技术上。无论是什么材料,都必须与堵漏技术的操作相匹配和适应。因此,本工程防水,堵漏材料为:特制生产的快凝材料,膨胀的堵漏聚合物材料用于堵漏。
1.凿出两轴之间500mm的混凝土,凿出时保护原钢筋向上翻转,避免凿出钢筋。仔细敲击临界面,防止边缘松动。
2.取出原止水钢板,尽量不要损坏。如果不能保存,钢板可以水平切断,可以分段妥善保存。伸缩缝堵漏处理所有变形或有孔的钢板,并根据米数重新制作。
3.采用人工凿毛处理凿面,凿出细孔,仔细施工,清洗干净,表面无松动混凝土。
4.在凿除面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,用水泥钉紧固凿除面。不锈钢止水钢板按原图重简阳装至原位。
5.重新绑扎钢筋和缝中支模(采用挤塑板)。
6.再浇混凝土,再浇在原混凝土上,振捣密实,按后浇带处理,再养护。